全区25个局级干部与街镇160多个处级干部,都养成了“逛马路”的习惯,从路面路灯、店招店牌、小区外部环境等等目之所及,边逛边记边管。尽管按照要求,局级干部对所负责的道路一个月只要巡查两次,但不少局级干部没事就去兜马路,还不要人跟着,有的区领导连垃圾桶都要摸一下,看看干净不干净。而会被时不时@的二级路长、处级干部时刻都要保持紧迫感。

“路长制,是以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城区管理责任体系,压实相关领导干部与职能部门对城区精细化治理的责任,形成一级抓一级、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。”安路生说,通过路长制,静安已梳理明确每条道路上管理、执法、作业、固守人员并相对固化,确保道路巡检到位、问题处置到人。泰兴路是南京西路的后街,一条“网红路”:不少小店透着烟火气,居民悠闲地坐在弄堂口聊天,街区干净雅致。过去的泰兴路并不是这样。曾经,沿街零星店铺占道经营,历史遗留的东方书报亭长期占道,沿街垃圾压缩站管理不善,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。居民晾晒的衣服挂在树杈、栏杆上,非机动车乱停乱放,环境卫生与街区景观都比较差。去年,泰兴路一级路长、静安区政协副主席陈静薇与二级路长、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宇韬在“逛马路”的时候发现了这些问题并进行了梳理。

两位路长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与居委会共同对这一街区进行了“微改造”:引导沿街占道经营的店铺必须遵守门责管理制度,不遵守门责制度的进行业态调整升级,占路报亭进行了拆除,依照居民生活习惯安装了沿街公共晾衣架,乱停放的车辆都进行了有效疏导,原来暴露在外的垃圾压缩站重新进行了整修,街区面貌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。“目前,针对路长们巡查中发现的问题,静安区已经建立了部门与部门、部门与街镇、街镇与街镇之间的问题快速反映与协同处置机制,一批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。”静安区网格中心主任曾纪忠说。截至去年底,各级路长共巡查发现各类问题超过2.08万件,其中一级路长发现问题700多件,二级路长发现问题2万多件,目前解决率超过99%,尚未解决问题已列入整改计划或者正在督办中。
来源欣方圳厂家垃圾桶网:http://www.pgview.cn(转载请保留)